| 2025年8月15日,第二十二屆搜狐汽車營銷首腦風暴?中原論壇成功舉辦。論壇以「山止川行,和而不同」為主題,探討汽車產業在變革中的定力與創新路徑,倡導多元化、健康可持續的生態發展。活動現場,近百位汽車營銷掌舵者、頂級專家與產業決策者齊聚,共議中國汽車產業破局之道。
論壇上,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李學用發表主題演講《向新而生 向上而行 中國汽車的價值時代》,分享奇瑞在技術研發、全球化布局及用戶運營等領域的實踐與思考。
以下為演講全文:
尊敬的各位來賓,非常榮幸,來匯報一下的情況,以及我們對流量、對關注流的認知。
首先,看一下中國汽車。在去年,實際上中國汽車銷量已經占比全世界的34.7%,我們還是很有希望做到全球市場的40%。
第二,上午徐長明主任(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)講了幾個 70%,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,一個是在中國車市,新能源滲透率70%,第二個是合資跟自主的比例,自主有望接近70%。還有一個70%,我想講一下:去年,中國新能源汽車占全世界新能源汽車銷量70%,這里面有很多中國企業貢獻,包括像比亞迪這樣的新能源企業。
為什么中國汽車這幾年在全世界有機會?我個人覺得幾個方面很關鍵。
第一,中國的汽車真正將新能源化、智能化、3C、互聯網、AI融入汽車,特別得到年輕人的喜歡。不管在中東,還是中南美、非洲,用戶只要用過之后都喜歡。日本、德國,包括去底特律,這些地區的汽車企業一直是我們學習的對象。但是在真正推動企業智能化、電動化這塊,他們比中國企業走得慢很多,而且大多還認為汽車就是一個制造業。到了底特律,它畢竟不在硅谷,你會發現那里沒有Google、蘋果、特斯拉,只有很精益、很工匠、很專注研究汽車制造的企業。所以,這幾年應該是中國汽車非常重要的一個發展機會。
第二,混動很重要。我們現在在海外市場,混動車型賣得很好,比亞迪也一樣,都賣得很好。這是一個中國方案,它跟日本的混動方式不一樣。我們在中亞、中東、中南美,經銷商和用戶對混動都是非常喜歡,因為它既可以當油車開,也可以當電車開,完全滿足了用戶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需求。客觀地講,如果沒有混動,中國汽車很難造出豪華車型。
大家買豪車買的是動力,比如V6、V8、V12;但是我們有了混動之后,我們可以給車裝一個2.0T混動發動機,再加上四個電機,輸出功率輕松就能做到300多千瓦、600多千瓦,甚至1000千瓦都可以,比V8、V12的動力還強。同樣,發動機+電機,低轉速、高扭矩,既可以越野,也可以省油,既可以大動力輸出,還能顯得很平順。所以解決了動力問題,這是中國汽車領先很重要的一個原因。
第三,供應鏈。目前,中國的供應鏈真的很強大,如果沒有這么強大的供應鏈,新興的造車企業也不可能這么快取得領先。這真的是全中國的進步,中國的強大帶來了機會。今年中國汽車出口大概有600多萬輛,奇瑞去年出口114萬輛,今年應該比去年有一些增長。大家都在講中國汽車很好,但是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,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我特別認同上午王俠會長(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、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)說的,要像愛惜自己生命一樣,愛惜中國企業在海外的聲譽,在海外的品牌。中國產品,從2010年左右開始,手機出口全世界,家電出口全世界,再到今天的汽車走向全世界,真的很不容易。但是一定不能走摩托車的老路子,只為了銷量,短期主義是行不通的,在當地必須扎根,在當地成為企業公民,在當地做研發、生產、制造、客戶運維,為當地的政府、當地的人民帶來應有的價值。雖然我們有進步,但也希望各位理解全球之路不是一蹴而就,依然有很大壓力。
奇瑞今年1-7月份累計銷量148萬輛,增長了14%,出口量67萬輛,去年也實現了單年度出口過百萬輛。今年5月份,奇瑞汽車乘用車出口累計超過500萬輛,說實話,在海外有500萬個用戶,這真的是一件很令人興奮的事情。同時,我們今年在世界500強排名中進步了152位,從之前世界500強的第385名,去年進入了第233名,當然,還需要更大的努力。同時,奇瑞品牌影響力也在提升。
為什么奇瑞能夠獲得進步?奇瑞本身還是堅持長期主義,堅持走好每一步,創造價值,卷的是價值。所以,我們希望在技術層面、產品價值層面、品質層面、用戶感知層面,以及全球價值層面,做更多的努力。整個奇瑞還是堅持核心的技術構架,基于五大核心技術,打造活性構架。奇瑞是中國車企里面第一個真正把平臺落地的企業。
2012年,奇瑞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,對應的就是奇瑞V字形研發體系。這套體系培養了很多人才,這些人才后來也去到了很多兄弟單位。正是基于真正把平臺化作為核心技術來打造汽車,才有了活性架構,里面包含T1X平臺、T2X平臺和 inlinx 底盤平臺。奇瑞所有的車型都是基于這三個平臺打造,比如說inlinx 底盤平臺,既用于打造星途車型,也用于打造奇瑞的風云A9、T11,還用于打造華為的智界車型。我們正在跟一個豪華品牌合作,同時即將在歐洲推出兩個豪華品牌,這些品牌都將采用這個底盤平臺來造車,造完車以后還會通過反向合資的模式賣到全球。
正因為有這么強大的技術支撐我們的發展,inlinx 底盤平臺的研發耗時超過6年,光平臺研發投入就超過200億元,能夠滿足全球所有標準,可適配SUV、MPV以及轎車,覆蓋從4.5 米到5.5米的車身長度。奇瑞把平臺的價值理解到位了,所以才有今天產品質量的顯著進步。
同時,我們還有鯤鵬動力、靈犀智艙、獵鷹智駕和銀河生態。基于這些核心技術,比如飛魚底盤、CDM、CEM、CDM-O 等等 ,有技術才有未來,不要小看這上面每一個小的技術點。奇瑞內部設有三百個瑤光實驗室,還有無數個開源實驗室,并且許多高校聯合開發技術。最近也在和福耀科技大學共創技術,實現產學研的更好整合。
這幾個技術方向背后,都是數以百計、數以千計的人在投入工作。比如說 “伯牙之音” 音響系統,為了打造這套系統,我們耗資2000多萬元建設了調音實驗室。這個調音實驗室是懸浮式設計,在里面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得很清楚。同時,我們組建了由數十位醫學博士、數百位音樂專業畢業的師生構成的 “伯牙之音” 研發團隊。這個團隊經過無數次的調校,最終推出了 “風”“雅”“頌” 三個系列的音響方案。
奇瑞的部分車型也搭載了勞斯萊斯同款的萊斯康(Lexicon)音響,我每天都會進行試聽對比,說實話,和 “伯牙之音” 沒什么差別。如果我們的車型裝了萊斯康音響,更多是為了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。自主研發的 “伯牙之音”,就拿風云A9搭載的23揚聲器立體聲系統來說,不比萊斯康音響差。昨天我試完車后,還讓捷途縱橫團隊和 “伯牙之音” 團隊再深入共創一次,探討還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間。
通過這些例子想告訴各位,奇瑞真的在不斷投入研發技術,每一個子項目下面都有數以百計、千計的人在不斷迭代優化,以此保證技術領先 —— 因為有技術才有未來,才有一切。
千億研發投入,其實不是一句空話,我們每年的研發費用投入都非常高。之前說 “五年投入1000億”,根本用不了五年,大概一兩年就會投入相應規模的資金,因為沒有投入就不可能有產出。目前,基于四個品牌持續突破:奇瑞品牌對標豐田、大眾,主打 “超值駕用”;星途品牌定位 C級市場,主要瞄準奧迪和雷克薩斯。最近,星途品牌做了很多調整,也規劃了 “3+3+2” 新的產品系列,在未來一到兩年內,全新的星途車型會與大家見面。
同時,捷途品牌主打“野”,但這種“野”是基于旅行家需求的“野”。我們在2018年就提出了“旅行家”的概念,人們未來會更傾向于出去休閑旅行,無論是周邊游還是長途游,都需要更舒適、更安全、更大空間的移動載體,這是捷途的品牌愿景,也是我們致力于滿足的旅行家車型需求。正因為捷途有清晰的定位,這幾年發展得不錯,今年作為單品牌創立的第七年,有望突破80萬輛銷量。
現在的捷途品牌主要覆蓋泛越野領域:針對大空間SUV需求,有輕越野車型,比如旅行者、自由者,能夠滿足中國99%的路況;針對重越野、豪華越野需求,推出了縱橫系列。
“潮” 是 iCAR品牌的核心定位,iCAR主打潮趣、潮酷、潮玩,講究窄縫切入、精準定位,這是 iCAR品牌的清晰方向。
我曾去日本參觀過當地的汽車工廠,有些工廠已經有 50 多年的歷史,真的很讓人敬佩,造車工藝非常精湛。我們自己的工廠,大多是這兩三年新建的,在硬件設施上比較先進。如果單論先進性,跟很多老牌企業比是有優勢的,但從本質上講,在工匠精神和對工藝的極致追求上,我們還有很多需要持續迭代的地方。
目前,通過先進的 AI 科技技術,我們確實能夠保證達到中國最先進的制造水平,從而滿足全球標準。根據調研數據,銷售滿意度、售后滿意度、單車質量表現,質量已經連續兩年位居中國第一,整體質量獲得了全面提升。我們董事長經常講,“質量第一遠比銷量第一重要,沒有質量就沒有一切”。不管開什么會,老總發火最厲害的都是質量會議,通過這種方式倒逼每個業務單元、每個細節,來保證對質量的極致追求。
同時,以用戶為中心是關鍵。感謝互聯網企業,教會了我們很多,現在已經實現直面客戶超過150萬人。誰來直面客戶?是工程師,也包括我本人。我在社交平臺上也有一百多萬粉絲,用戶給我的私信我都會親自回復,雖然有時候可能用戶發了一個月我才回復,確實有些晚了,這里表示抱歉,但我每天都會安排一到兩個小時在社交平臺上跟用戶溝通。這樣做是為了保證我的管理形成閉環,為什么能形成閉環?因為用戶是最真誠的,產品需要迭代的地方他們一定會直言不諱,所以整個體系都有很強的敬畏心,不敢造假,只要用戶反饋問題,我就會督促相關人員解決。
這里說的150萬以上,不是APP用戶,而是微信好友。我要求工程師必須統計自己加了多少個用戶的微信,比如風云A9、V2車型,剛上市一兩個月,我就要求負責研發的工程師至少加三千個用戶 —— 你研發的產品,就要為它的用戶服務。傳統車企也在不斷向互聯網化、用戶型企業深刻轉型。就像今天提到的 搜狐“關注流”,怎么理解關注流?
剛才儲殷老師說的很有道理,車企如果不懂得流量運營,不按照互聯網邏輯做事,是很難發展好的,甚至做不下去。所以我們在 “關注流” 之外,其實還涉及多個維度的流量,每個維度之間都相互關聯。今天的品牌、產品,包括個人IP,如果不能產生流量,其實是沒有價值的,所以你在品牌建設、產品推廣、個人IP打造上,都要注重流量。當然,流量多少合適?一定要客觀真實,并不是越多越好。不要盲目過度追求流量,否則會被流量反噬。
健康的、持續溝通的、用戶認可的流量才是好的。人不能太紅,所以我一直控制自己的粉絲數量,太紅容易產生麻煩。我自己當 “網紅”,主要目的不是真的為了當網紅,而是為了倒逼團隊每個人都直面客戶。因為我每周都會拍短視頻、做直播,所有團隊高管都必須拍短視頻、做直播來直面客戶,每個經銷商也必須通過短視頻、直播來直面每一個客戶,我想這樣才能讓 “以用戶為中心” 的理念徹底執行到位。
產品本身能產生流量,大型發布會也能產生流量,我們也在向優秀企業學習,所有大型發布會都要圍繞流量來策劃。交付環節也是流量 —— 交付即流量,體驗即流量。交付流量、體驗流量更真實,對企業更有價值。尤其是用戶從盲定到交付的過程中產生的真實流量,這個太重要了,因為真誠是必殺技,越真實的流量越能體現真誠。交付體驗之后依然有流量 —— 運維即流量,生態即流量,只有這樣才能支撐更長遠的流量、更好的發展。有了更好的客戶運維生態,再反哺品牌和產品,形成正向流量循環,這是我對流量的理解。
我們要多關注搜狐關注流,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流量。Charles(張朝陽)提出的 “關注流” 這個概念特別好,如果沒有關注流,企業就沒有未來。
以上是我的個人淺顯認知,供大家參考。奇瑞最重要的 還是基于全球化布局,我們現在確實在打造一個全球研發、全球標準、全球生產、全球交付。我們研發的每一款車,比如瑞虎 9、風云 T11,都是按照歐洲標準研發的,而滿足歐洲標準,就相當于滿足了全球標準。
為了滿足這些高標準,成本會比同級別車型高一些,但產品力也會好很多,比如更好的防腐性能、更優的安全碰撞表現、更嚴格的隱私保護,包括我們的變速箱、發動機,都要滿足歐盟標準,這就是奇瑞的堅持。我們中國的消費者用人民幣在國內買到的奇瑞車,都具備 “全球資質”,因為我們的實驗室具備最苛刻的碰撞實驗條件 —— 隨便拆、隨便撞。確實,我們的“鐵頭王”碰撞測試每天都在進行,一款車要經過上萬次的CAE模擬試驗、1500次以上的滑臺實物碰撞試驗、150臺以上的實車碰撞試驗,才能保證上市,這就是奇瑞對于碰撞安全的要求和標準。
再舉一個安全氣囊的例子:有的企業會把安全氣囊的研發、標定全部交給供應商,只要求供應商 “幫我做好安全氣囊,我要8 個、10個就可以”。而我們只找安全氣囊的制造供應商,因為安全氣囊的核心研發、標定工作都是我們自己做的。比如主駕安全氣囊展開的角度、副駕安全氣囊之間如何形成夾角、多大的夾角最合適、怎么才能保證駕駛者的頭部得到全方位保護,這些細節我們都會自己做試驗,專門有一千多人研發安全相關技術。所以我們的安全氣囊不需要供應商進行標定,我們自己就能完成標定,核心參數都掌握在自己手里。此外,我們堅持車輛在低溫環境下2分鐘內仍能冷啟動,在水中浸泡 7分鐘后仍能啟動。瑞虎 7剛剛在澳洲完成碰撞測試,這就是奇瑞對于安全的標準。
我們還是希望堅持長期主義,探尋品牌價值,推動中國汽車整體持續向上。感恩各位一直以來對奇瑞的支持,讓我們一起努力,讓中國汽車做得更好。技術奇瑞,全球熱愛,讓我們美美與共,和而不同,謝謝!